
一、婚内父母赠与个人房产算谁的
婚内父母赠与个人房产,若无明确约定,一般算夫妻共同财产。
依据《民法典》相关规定,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赠的财产,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。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。这需有书面赠与合同或明确的赠与意思表示指向个人。
例如,父母在赠与房产时写明“此房产仅赠与[子女姓名]个人”,那么该房产就属于这一方的个人财产。若没有此类明确表示,即便房产登记在一方名下,仍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。在离婚时,另一方有权要求分割。所以,父母若想将房产单独赠与子女个人,应作出清晰明确的意思表示并留存证据,避免产生纠纷。
二、婚后婆婆买的房属于共同财产吗
这要分情况来看。若婆婆明确表示该房是赠与夫妻双方的,那根据《民法典》规定,属于夫妻共同财产。若婆婆买房仅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,视为对自己子女的单方赠与,属于其子女的个人财产。
比如,婆婆全款买房并登记在儿子名下,这房子就是儿子的个人财产。若婆婆买房时明确说“这房子给你们俩”,且没有其他相反约定,那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。所以关键在于婆婆的意思表示及房屋产权登记情况,这决定了房子的归属性质。
三、婚后婆婆买的房子离婚应当如何分
这需视具体情况而定。若婆婆明确表示该房子是赠与夫妻双方的,那么属于夫妻共同财产,离婚时一般均等分割。
若婆婆出资买房,登记在自己子女一方名下,根据法律规定,视为对自己子女的单方赠与,属于其子女的个人财产,离婚时另一方无权分割。
若房子是婆婆出资购买,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,通常会被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,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。
关键在于确定婆婆买房时的真实意思表示以及房屋产权登记情况,以此来判定房屋的归属及离婚时的分割方式。
在探讨婚内父母赠与个人房产算谁的这个问题时,我们了解到了很多相关法律规定和判定标准。除了房产归属本身,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关注。比如,若涉及房产的后续处置,像出售、抵押等情况,其流程和所需手续与房产归属是如何关联的。另外,如果夫妻双方对该房产在婚姻期间的使用和收益产生分歧,又该依据什么来解决。这些都是围绕婚内父母赠与个人房产衍生出的重要问题。